《怪物史莱克》的动画背景很容易辨认出,影片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其背景的原型是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动画角色的许多动作和行为,是对迪士尼经典动画片的戏仿。动画片发生的主要场景——嘟啦城,穿越了几个世纪,是对现代城市的时尚元素和许多大都市的城市标志的戏仿。善于模仿/戏仿也是像《南方公园》、《马达加斯加》等一系列并不以面向儿童为主的动画片的一大特征,在这些动画作品中,许多动画经典段落均被活学活用,伸手即取。而在诸如《地下铁》这样的影像作品中,既涵盖了作为影像符号的社会景观,又杂糅了漫画与电影的表现方式,它们以特定的方式诠释出社会文本的多样性,而动画语言则给了它们多样性中的共性。
(一)戏仿经典,解构真实
戏仿:颠覆童话文本
戏仿,亦即讽仿、滑稽模仿或戏拟。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手法,它最早被用于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时代的文学作品。其后继者不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塞万提斯的著名小说《堂吉珂德》就是戏仿骑士小说进行创作的典型文本。随着20世纪中后期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勃兴,戏仿作为一种对被戏仿对象进行解构的互文性手法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马格丽特·罗丝曾说,“大部分称得上是讽仿的事物,对其标的都有矛盾的情感。这种矛盾情感不仅交杂了对被讽仿文本的批评和同情,并且创造性地予以扩张成为新的事物。”
《怪物史莱克》系列在描画故事发生的背景时,戏仿了迪士尼动画的背景设计。动画片的背景貌似中世纪欧洲城市,有贵族平民的等级划分,有城堡和马车,这是《怪物史莱克》模仿迪士尼动画的地方。但实际上,经典童话里安宁祥和的童话王国已经被摧毁,现代城市的大量信息涌人和渗透到了《怪物史莱克》中,动画的讽喻意义变得鲜明起来。例如在“嘟啦城”内,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是经典童话人物,更确切地说,都是来自于迪士尼经典动画的角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匹诺曹和他的父亲、三只小猪和狼外婆、姜饼人、灰姑娘、巫婆、小飞侠等。这些经典动画角色们被集体驱逐出城市,或许暗示着迪士尼动画已经失去了观众对它的信任和喜爱。当史莱克被喷火龙甩人菲欧娜的房间后,菲欧娜马上抚平衣服的褶皱,把桌边的鲜花拿起来放到胸前,闭上眼睛撅起嘴唇,等待史莱克的亲吻。熟悉迪士尼动画的观众们清楚,这个经典动作显然是对迪士尼动画《睡美人》的戏仿。而在菲欧娜与史莱克一起返回“嘟啦城”的途中,菲欧娜走进清晨的森林里与一只小鸟对唱歌曲,我们发现,在1937年的迪士尼动画《白雪公主》中,早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镜头。
真实场景的“戏仿”式呈现
《怪物史莱克》在进行动画片的背景设计时更多地结合了现实生活,体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将现代美国城市元素杂糅到了动画背景中。整个遥远国都是根据美国好莱坞比弗利山庄设计的,遥远国的标志“Far Far Away”就耸立在与好莱坞(Hollywood)的标志相同的地方。在遥远国的大街上名店林立,其中有模仿星巴克咖啡店(Starbucks)设计而成的Farburks,Versarchery会让人联想到著名时尚品牌范思哲(Versace)。在《怪物史莱克》及其续集中,童话故事发生的背景不再是单纯的中世纪的欧洲,不再是一个完全没有受到现代工业文明污染的理想国。这两部动画片戏仿了经典童话的乌托邦王国,古典童话王国与现代社会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而戏仿手法的使用,不仅摧毁了经典童话王国的封闭城堡,也为观影者提供了一个反观现实社会的新颖视角。对迪士尼动画的背景乃至整个经典童话背景的批评、嘲讽、解构和颠覆则寓于对这些意象的描画中,影片制作者将对现代社会的反思融人文化产品的生产中,增加了童话文本的厚度。
《怪物史莱克》中的城市相对于经典童话中的乌托邦来说,不仅更加平等和自由,而且充满了人性关怀,城市中的不尽完美甚至是人物性格的瑕疵,却使其更加接近于真实的社会。